-
2023年莆田建筑业稳健前行
2023年前三季度,莆田市建筑业在招商引资带动下实现高质量发展,全市建筑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,同比保持稳健增长。招商引资成果加速转化为项目建设动能,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发力,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坚实支撑。 (一)招商引资激活项目建设引擎 莆田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、强化产业链招商,推动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项目落地开工。据莆田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,今年以来,全市聚焦建筑业产业链关键环节,引进建材生产、工程设计等配套企业,形成"招引-建设-投产"良性循环。这些项目不仅直接拉动建筑产值增长,还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,促进建筑业与制造业、服务业深度融合,为产业集群发展奠定基础。 (二)政策赋能行业规范发展 为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,莆田市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。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显示,当地通过简化资质审批流程、推行告知承诺制等举措,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;同时严格执行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,对诚信企业在招投标、资质升级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,引导行业向规范化、集约化方向发展。此外,针对中小企业,政府部门还落实税费减免政策,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。 (三)产业链协同提升发展韧性 莆田市着力构建建筑业全产业链生态,促进设计、施工、建材、物流等环节高效联动。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信息显示,本地建材生产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产能,装配式建筑构件、新型建材等本地化供应率显著提高,有效降低项目运输成本和施工周期。同时,行业协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,推动施工企业与本地建材商、监理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机制,形成"本地配套、就近服务"的产业协同模式。 (四)质量安全筑牢发展根基 莆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持续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,全面推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。据该局官网披露,通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,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的实时监控;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开展常态化隐患排查整治,推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。相关举措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,提升了建筑业企业市场竞争力。 (五)绿色转型引领未来方向 莆田市积极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,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项目规划建设全过程。根据莆田市"十四五"建筑业发展规划,全市大力推广节能建筑、可再生能源应用和BIM技术(建筑信息模型),支持企业研发绿色施工技术。目前,全市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稳步提升,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产能持续释放,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。 注:本文数据及政策内容均引自莆田市人民政府官网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、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开信息及莆田市"十四五"建筑业发展规划等官方权威渠道,确保内容真实严谨。
2025-06-26
-
【2022年莆田招商】莆田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:58 家企业入驻培育创新生态
莆田首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诞生:58 家企业入驻培育创新生态 一、孵化器概况:“国字号” 平台助力科技企业成长 2021 年,莆田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,成为莆田市首个获此殊荣的孵化器。该孵化器聚焦电子信息、新材料等领域,为入孵企业提供创业培训、技术支持、资本对接等一站式服务,累计孵化企业 58 家,其中 39 家成功 “毕业”,培育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8 家。 二、服务体系构建:全链条孵化模式 莆田高新区孵化器建立了 “众创空间 - 孵化器 - 加速器” 全链条孵化体系: 众创空间:为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办公场地、基础实验设备,举办 “创业沙龙” 等活动,降低创业门槛。 孵化器:针对成长型企业,提供研发补贴、专利申请指导等服务,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。例如,某电子科技企业通过孵化器的技术对接,成功研发出新型触控芯片,获得发明专利 3 项。 加速器:为成熟企业提供规模化生产场地,对接产业园区资源,推动企业快速产业化。已毕业的某新材料企业,通过加速器支持,年产值从千万元级跃升至亿元级。 三、产学研合作:高校资源赋能创新 孵化器积极对接厦门大学、福州大学等高校,建立 “产学研合作基地”,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。2021 年,促成入孵企业与高校合作项目 12 个,涉及技术转让金额超 500 万元。某生物医药企业与福建医科大学合作开发的创新药项目,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预计 2024 年上市。 四、未来规划: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莆田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以国家级孵化器为依托,进一步扩大孵化规模,计划到 2025 年,孵化器在孵企业超 100 家,培育上市企业 2-3 家。同时,建设 “孵化器 - 产业园区” 联动机制,形成 “研发 - 中试 - 生产” 的产业生态,助力莆田市产业转型升级。
2022-05-1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